鎏钺

我们吠叫吧,狗说。
豆瓣作者页 @鎏钺
微博 @鎏钺6
冲呀 @鎏钺

© 鎏钺 | Powered by LOFTER

2016上半年阅读书目及简短书评

1.《庆祝无意义》
米兰·昆德拉
2015年新作,十年荣耀归来。将近一年没自己去过书城,两月份去逛了一圈,一眼就看见这本书魔性的封面。(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搜一下,他的书的封面都是自己画的)我好喜欢米兰·昆德拉的画风啊!
更喜欢他的文章。很正经的,面对全世界喧唱着自己的荒诞剧。他的小说不像是小说,更像是记录自我思想的一部札记。
或许我该这么说:他的写作都是无意义的。他的小说不为读者而写,剧情的发展一定要是为了什么目的吗?一定要使读者情感升华吗?他写作为自己而写,所展现的也就只是自己的思想世界了。一个人不明白另一个人的无意义,固执的想要把自己的思想代入,世界就由客观存在的变为主观期望的。在这个主观控制的世界里,奇迹随时可以发生,但这些奇迹是否值得赞颂,答案并非肯定。“朋友们,”米兰·昆德拉说,“庆祝无意义,才能使世界更美好。”
摘录书中的几段话:
*没有人有权利去装模作样重现一个已不在世的人的生平。没有人有权利凭一个木偶去创作一个人。
*人即是孤独。
*这时他的目光与赫鲁晓夫的目光遇上了,赫鲁晓夫喊了起来:“是他!你们看他穿了他的衣服吗?他要人家都相信他是个猎人!他把我们撂在困境中不顾了。可是有罪的是他!我们都是受害者!他的受害者!”


2.《笑忘录》
米兰·昆德拉
和《庆祝无意义》比较一下,很明显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在数载中的变化。王朔的写作风格应该说和米兰·昆德拉有相似之处,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也许是昆德拉的文章散得更开些吧。
他对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猜忌怀疑,数篇文章里都谈及斯/大/林,乌托邦等等,这跟他早年的经历也是密不可分的。(在这里对他的经历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自己百度吧:D)
“并没有什么是可靠的了。一切度变得成问题、可疑,成为分析和怀疑的对象……”
上文“可靠”一词,我觉得可以替换成遗忘。他强调遗忘,强调人不论被迫主动,社会终将抹去记忆与痛楚。
但鲁迅先生说,越是憎恨一样事物的人,反倒越是渴求它。我想在这里同样适用。昆德拉越是想遗忘怀疑的,或许正是他内心深处最初渴求的。
进步、青春、母亲、人类、诗歌。
无意义。
这是贯穿他多年写作的主题。
顺带一提,小说中有提到昆德拉的父亲听到街上的音乐说道“音乐的愚蠢”,我实在是太喜欢这个措辞了,有种想要冲进书里和昆德拉的父亲握一握手的冲动。


3.《搭车游戏》
米兰·昆德拉
很精炼的一部中篇小说,主要阐述的是一对青年情侣在出游的时候假扮互相不认识,装成与自己性格处境截然不同的人的故事。
贯穿其中的线索就是“灵肉二元论”,这也是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的另一个重要思路。灵魂和肉体是否可以完全分开,在一具肉体中又是否只有一个灵魂,这些问题都由作者抛出,需要读者自己去解答。
小说中温顺的女主角扮出一副荡妇的模样,轻浮地上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粗鲁大汉(其实是她温柔敦厚的男朋友)的车,却由此发现自己的心中真的存在这么一个放荡的人格,并以这个人格和粗鲁大汉上/了/床。过程中双方都曾犹豫质疑过他们的游戏,但当时事态早已不受他们控制了。
灵肉确实是可以分离的,小说中上/床的明明就是那一对情侣,却又的确不是他们。
最后的结局的是美好的,次日清晨情侣醒来时,女孩抓住男孩的衣角啜泣,反复道,“我是我,我是我……”
即使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另一个人格,但我们表象的人格决定了我们究竟是谁。
灵肉二元论不是每个人都适宜的。


4.《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古罗马】
一位罗马皇帝写给自己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光是看这本书就已经能感受到。他从养父手中接下日暮时分的罗马帝国,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
罗素评价马可·奥勒留说,“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
马可·奥勒留即使是在书中与自己对话,用语也始终是十分隐忍的。
宽容是其中一大主题,“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种品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他将国家的存亡认作义务,却又将王位认作是生外之物,“毫不炫耀地接受财富和繁荣,同时又随时准备放弃。”
某些方面他的思想和中国道家思想也有相似之处,“当所有事物都如此分离、分散和共振时,在你之中也保持着某种秩序。”
他比他的帝国更完美,通过《沉思录》传递的斯多葛派哲学思想也才能深深植入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
我看的是由古希腊语译成英文再转译成中文的版本,可能有小部分文字不如希腊语原版翻过来的准确,可惜国内古希腊语人才“奇缺”(译者原话),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古希腊语直接翻译过来的版本。


5.《黑羊》
奥古斯托·蒙特罗索【危地马拉】
《黑羊》收录了四十部讽刺人类的寓言故事。文章被马尔克斯倾慕的讽刺寓言作家。不得不说他的自画像画风简直和米兰·昆德拉一样魔性。
重点是他的寓言。这个作家可能听名字不是很熟悉,但他有一篇寓言《恐龙》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就一句话:
他醒来的时候,恐龙依旧在那里。
整本书看起来其实挺快的,里面还配了许多插图,但是真正消化起来可没那么快。
豆瓣上读者褒贬不一,有不少人吐槽说翻译的文字堵心的,不过我也不懂西班牙语,光看中文也没感觉到多大阅读障碍,姑且就这么看看吧。
说个书里的小彩蛋,书里夹了一本小册子,银色反光的封面,上面写着几个字“世界上最愚蠢的动物”。


6.《道林·格雷的画像》
奥斯卡·王尔德【英】
对浮华最好的诠释源自于身处其中的人。这本书的剧情很经典,就不介绍了。
表面光鲜的伦敦上层社会生活之后,全然是腐朽的、糜烂的。
文中的画家巴西尔是当时艺术家的真实写照,文学与艺术成为市侩们装饰门面的东西,因此,艺术需要的不是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心境,而是纯粹的美学。
王尔德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现象的悲痛与无能为力。
道林·格雷是社会的一个悲剧,也绝不是唯一的悲剧。游手好闲的贵族,例如亨利勋爵,他们能做的只有每天喝喝茶忿世嫉俗罢了。
亨利让道林相信小女演员的死是为爱而殉情,让他一部部与画中纯粹的美学交换。但是这种青春毕竟不是永驻的,当人的欲望膨胀时,这种平衡就再也无法维持了。
“因为上流社会的信条和艺术的信条相同,或者应该相同:外形才是它绝对的本质。外形应当有典礼般的尊严,也有典礼般的抽象。应当把浪漫剧的虚假和它令人喜悦的机智与美相结合。”


7.《死于威尼斯》
托马斯·曼【德】
二十世纪德国文学界巨星的得意之作。
托马斯·曼早年还写过一个关于死亡的小说,写一个青年坐上一辆列车通往死亡的故事。整部小说的基调是海蓝色的,和这一篇的基调挺相似的。
但是这一篇的侧重点更关注美学沦落社会的悲剧,死亡只是其必然结果。
作家追求的是纯粹的美,但是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理智让他饱负盛名,他却执意要去释放本性。
文章当中明显的、隐晦的意象都多得吓人,据说就连作者自己也为此感到惊讶。
深水之中,散开他的思想。死于威尼斯,死于霍乱中的温柔乡。
《死于威尼斯》中的美少年塔齐奥总给我一种与道林·格雷一开始很像的样子,都是水仙花一样的美男子,天真得连自己的美也不能完全意识到。


8.《特里斯坦》
托马斯·曼【德】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原本是中古时期传说,后为德国音乐家改编成歌剧,故事内容感觉和“孔雀东南飞”有点像,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
而在这里,托马斯·曼借用这个传说的名字,却意在讽刺当时德国上层社会病态的交际生活。这部作品也被称作是托马斯·曼的成熟之作。
与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不同,《特里斯坦》中虽然也描写上层社会,但对于环境的奢华却不是很注重。托马斯·曼以夸张的语气直接了当地点明病态生活的可笑。
对于上流社会,小说中有一处写得很淋漓尽致:“故事发生在时髦的客厅里,豪华的闺房中;那里尽是些精致的东西,五彩的壁毯,古色古香的家具,贵重的瓷器,无价的针织品,和各种各样的古玩摆设。”
尤其是最好特勒特扬太太的孩子出来时,史平奈尔先生那副做贼心虚的嘴脸,让人不禁拍手叫绝。


9.《皆大欢喜》
威廉·莎士比亚【英】
莎翁的喜剧作品之一。相比他的悲剧作品,莎翁的好些喜剧都有淡化戏剧情节的倾向。在《皆大欢喜》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堆积在了第一幕,之后留给舞台的只有对话。
《哈姆雷特》中有一段丹麦大臣试探哈姆雷特的场景,他问,“殿下在念些什么呀?”
哈姆雷特答,“话语,话语,话语。(Words, words, words.)”
这句话用来评价《皆大欢喜》真是再好不过了。戏剧中充斥着无用的扯谈,看似在还原当时贵族向往的田园乡村生活,实则都是以讽刺为目的的滑稽模仿。贵族们,期望的是,天生情种的牧羊少年与优雅美丽的模样少女,为爱情痴狂。在这个理想的世界中不应存在乡村的饥荒平穷,一切都“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黑格尔有过一个关于喜剧的理论,他说所有的喜剧能够让人发笑,都是因为它让人获得了“无穷的好心情”。这种好心情并非诋毁污蔑,而是当人到达了绝对的高度后俯瞰整个人类世界之后发自内心的笑。
戏剧正是提供了这一机会。在剧院里,观众即是上帝,舞台即是人间。


10.《哈姆雷特》
威廉·莎士比亚【英】
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回想起小时候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似乎还觉得这是个很漫长的故事。其实真要概括这部戏剧作品极简单:王子有杀叔父意,策谋装疯卖傻,最后与他同归于尽。
那么真正使这部戏剧变得漫长的原因是什么呢?一部分原因是其中夹入的细节,但更为重要的是哈姆雷特的仇恨。
是的,正是这位王子深渊般的仇恨是这个故事变得漫长,因为仇恨与怨愤是恶魔,它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循环。
当哈姆雷特倒下的一瞬间,这份怨恨也就骤然碎裂,整个“哈姆雷特的世界”土崩瓦解。
悲剧悲的真的是这位王子的惨状吗?
悲的是,永恒的时光崩塌,英雄的尸体在泥土下被人践踏。
信仰支撑着的世界也会覆灭。


11.《美丽新世界》
阿道斯·伦纳德·赫胥黎【英】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相比《一九八四》的侧重点在于政治和哲学,《美丽新世界》则更侧重于生物科学与心理学。
当众人都在为《一九八四》中的社会是否会来临而感到恐惧时,《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都已经悄然成为现实。譬如说试管婴儿、4D影视;美国纽约的离婚率曾一度高于结婚率。
想要达到绝对平衡的社会,就必须要人们活得像是孩子一样,想得不能太多,因为思想使人自由。
赫胥黎说他写本书时有一个缺点:他只提供给了具有思想的野蛮人两个选择:要么在乌托邦过着混沌的日子,要么在极度脏乱的印第安村过原始的生活。其实还有第三种:他可以保持理智。可这样就少了不少戏剧效果。
理智在实际中是可行的,我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向着乌托邦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必将有一些人逃离乌托邦,返回非乌托邦的社会。它虽然不那么幸福与完美,但却更加自由。
书名出自于莎翁的传奇剧《暴风雨》。剧中从未见过人类的公主米兰达看见一大群从海难中生还的人,不禁兴奋地大叫:“神奇啊,这里有多少美好的人!人是多么美丽!啊,美妙的新世界,有这么出色的人物。”当然,赫胥黎为自己的小说取这个名字,其意义可与莎翁的《暴风雨》大相径庭。


12.《我们》
尤金·扎米亚金【俄】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又名《反乌托邦与自由》。这部作品是三部曲中最早完成的,对奥威尔和赫胥黎的创作都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扎米亚金最初在俄国提出了反乌托邦思想,写下一系列作品,被称为“新现实主义”,引起了轰动。1920年《我们》竟在俄国被列为禁书,1924年英译本才在国外出的版。《我们》被乔治·奥威尔称作是“焚书时代的文学奇品”。
即便如此,这本书也是存在着一定缺陷的。作品的整体结构不是很好——可读性不强,到处充斥着省略号,显得较为松散。
然而与这部书内在的立意结合在一块,这些剧情上的小小瑕疵有算不了什么了。扎米亚金开拓了世界各地的学者的思维。
文中有一个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场景,就是最后I-330被处死时的描写,扎米亚金特意渲染地富有宗教色彩,格外的神圣。
还有就是在小说最开始提到的圆圈舞,我老是想起来《笑忘录》里布拉格的人跳的圆圈舞,他们跳着跳着,就一起笑着升上了天。
是的,他们不再是个体,而是“我们”,共享着没有自由的幸福。


13.《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在这本书中,爱情被形容成是一种疾病;在马尔克斯的另一部作品《关于爱与其他恶魔》中,马尔克斯则将爱情形容成恶魔。
这本书中写了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而是整座小镇的。糜乱的、忠贞的、柏拉图式的……所有这些爱情最后都逃脱不了死亡,化结成一种时光的无情流逝。
这部小说是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发表的第一部小说,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马尔克斯在这部作品中写下的许多费洛伦蒂诺与费尔米娜的故事,都是马尔克斯的父母当年真实发生的事情。
整部小说在以费洛伦蒂诺与菲尔米娜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的基础下,也融入了大量马尔克斯对于爱情的见解。


14.《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贯穿马尔克斯写作的线索:孤独。这部作品很精妙地体现了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也为他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书中有很多人物,多到名字都背不清,关系都理不顺。有娶幼女为妻的,有和自己的兄长结合的,还有个教皇淹死在游泳池中。布恩迪亚家族一度人丁旺盛,但最后还是走向灭亡。这个家族连同他们的小镇马孔多一起兴盛衰败。布恩迪亚家的人是孤独的,在这场盛世闹剧之后,所有人都殊途同归,他们所能够面对的,只有时间无情的流逝,以及死亡。
倘若马孔多不是被那场飓风夺走,它也会被淹没、被烧光,不论以何种形式,它终将覆灭。因为在这个镇上,存在了太多孤独的人,他们表面看似热闹非凡,却不能被任何人读懂,也不能读懂任何人。


15.《百舌鸟之死》
哈珀·李【美】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阅读的是英语原版。这本书还有一个翻译名字,可能更加大众些,《杀死一只知更鸟》,我看完原版书再查阅了网上的资料,还是觉得《百舌鸟之死》这个翻译比较贴切些。
小说的主题比较大众,讲黑人与歧视、闭塞的小镇,主角的身份是个小女孩,这个角度带来了许多新颖的感受。
最可怕的是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出怎样的罪行,因为他们的脑中还没有形成关于这方面的善恶观。他们甚至不能被叫做恶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出的是恶的,倘若他们知道了,想必也不会去行恶了。
多少幼小无知的百舌鸟死于这类行恶的可怜人,而我们能做的,只有静静地等着,宽容着。
悄悄地提一句,Atticus最后与“我”的对话简直是太有意境了,满满的父爱与期望从书页里涌了过来。


评论 ( 10 )
热度 ( 205 )
  1. 共1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